1.浙江省政府出台意见: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https://www.zjwlcg.org/xhweb/userfiles/zky/images/1(12).png)
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航空服务全省覆盖、航线网络全球通达、空港枢纽多式便捷、航空产业高能集聚、低空经济先行引领、行业治理顺畅高效的高水平民航强省和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并计划到2035年全面建成。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意见》提出了三大重点任务:
1.打造高能级空港枢纽:提升杭州、宁波、温州等机场的功能,同时打造嘉兴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并提升其他运输机场的特色功能。此外,还将完善空港集疏运体系,提升航空运输服务品质。
2.打造现代化航空产业集群:优化临空产业布局,打造重点产业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3.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统筹推进低空新基建,积极拓展低空应用场景,优化低空经济发展生态。
(来源:浙江交通)
点评:
1.《意见》是浙江省政府为推动民航产业发展和低空经济建设制定重要政策文件,也是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开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在于强化浙江先行先试的担当,根据国家所需、浙江所能,有序推开低空基础网、航线网、飞服网建设,构建低空“数字底座”,做好“低空+物流”“低空+文旅”等场景应用,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2.但从目前来看,低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不足、航线网络不完善、保障体系不齐全等问题仍然突出,飞行规则和应急预案等安全体系仍需加快完善。建议物流企业主动学习理解相关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在参与构建现代化航空物流体系、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推动无人机电商物流规模化发展、提升空港物流枢纽功能、发展多式联运等方面寻求更多契合点和增长点。
2.中国零担物流市场新格局:从整合到分化,头部企业领跑万亿市场
![](https://www.zjwlcg.org/xhweb/userfiles/zky/images/2(14).png)
近日,运联智库在上海举办了第十三届运联峰会,发布了中国零担物流四大排行榜。
主要观点内容是:
1.过去几年,上市、并购、整合成为零担行业发展的常态,尤其是作为网络型企业,目前网络快运赛道头部企业已形成。快运网络CR10的营收达到1330亿元,占据整个零担30强榜单总收入的87.5%,越来越成为零担市场的中坚力量。头部企业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开始在战略侧重上出现分化,二、三梯队的玩家仍在向头部追赶,倾向于走规模路线。
2.从规模的角度来看,区域零担是现阶段构建全国网的主要力量。近几年来,区域零担市场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深耕与突围仍然是近几年来区域零担的发展主题,商流变化、网络型发展、模式复制等潮流下。区域零担开始从可复制性和市场分层的维度跑出差异化。比如,宇佳物流仅在山东省就布局了近1500个网点,通过极致性价比路线跑出规模效应;河南宇鑫物流则是通过直营的逻辑,走品质路线靠服务取胜;辽西物流则通过资本资本手段在其他省份进行横向扩张。
3.从整个大票零担市场的角度来看,大环境遇冷的行情下,市场出清仍在继续。专线能做到10亿元规模以上的,基本都是通过平台的方式实现的。这一细分赛道的存量整合,依然是最快的增长方式。传统专线开始通过做大合同物流业务实现增长,大多数专线会更加聚焦优势客户做大精品专线;同时,大专线会逐渐通过平台模式、与合同物流的协同找到新的增长路径。市场竞争与行业格局仍存在不确定性。唯一确定的是,头尾之间的分化越来越明显。
点评:
从我省零担物流企业的反映来看:传统零担专线生存非常困难,市场份额被平台网络公司蚕食,货量下降明显,整体符合头尾分化趋势。
3.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名单(首批)”,我省五项案例入选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名单(首批)的通知》,经过各地推荐和交通运输部的筛选,最终确定了包括辽宁推进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推动大型工矿企业“公转铁”“公转水”等在内的18个典型案例。
其中,我省推进“四港联动”促进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宁波舟山港推进多式联运信息互联互通打造海铁联运精品线路、嘉兴打造“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服务“新三样”扬帆出海、菜鸟数智赋能构建自主可控国际物流网络助力跨境电商贸易持续增长、浙江宁海深化客货邮融合健全县乡村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五项案例名列其中,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各地在交通物流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而且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借鉴资源。
(来源:交通运输部)
点评: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旨在通过征集和推广这些典型案例,进行典型示范,加快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支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这些案例有些通过优化运输结构、推进多式联运、创新智慧物流等措施,实现了降本增效;有些通过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减少公路运输依赖,降低碳排放,促进绿色物流发展;有些通过推动交通物流与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加强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经济效率。下一步,我会将陆续整理相关案例进行分享。
4.物产中大物流:二十年磨一剑,四方物流生态组织者如何引领智慧物流新时代
![](https://www.zjwlcg.org/xhweb/userfiles/zky/images/3(13).png)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2024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榜单”,我会副会长单位物产中大物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产物流”)以140.43亿元的营业收入连续第七年入选。
面对2023年物流行业面临的挑战,物产物流上半年交出了实物量同比增长27%的成绩单,显示出良好的经营质效。自2003年成立以来,物产物流构建了沿海弓箭型物流网络,拥有198个结点,累计服务客户超过5万家,年综合物流服务量突破6900万吨。公司目标是成为领先的四方物流生态组织者,采取“物流网络+产业集群辐射+数字化+物流集成服务”的内嵌式服务链模式。为实现这一目标,物产物流加大了数字化投入,启动了智慧仓库项目建设,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物流效率和质量。此外,公司还积极谋划第二增长曲线,通过业态创新和产业投资等手段保持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点评:
春华秋实,非一日之功。物产物流的成功经验,在于其坚守初心使命、聚焦主业、供应链集成创新发展理念、构建智慧物流体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优化创新以及应对挑战的能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物产物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